top of page

講者介紹

暨演講內容簡介

講者介紹與演講內容: Speakers
演講照片.jpg

何清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醫務長

​何清幼醫師畢業於國立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國立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專業領域為家庭醫學、老年醫學及社區醫學。帶領陽明院區醫療照護團隊走入社區,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全程、全家、全隊、全社區的五全照護,使得行動不便的病人在家就能接受專科醫師醫療診察,也減輕不少家庭照顧者的照護壓力,深獲病人及家屬的好評。


家門與門診的距離 – 以人為本之醫養結合照護


台灣健保雖然具有普及性及可近性,但是針對行動不便或臥病在床的病人,到醫院看診或檢查往往要克服許多困難,例如老舊公寓上下樓障礙、交通不便以及病人無法久候等問題。除了醫療需求,民眾往往也不知道如何尋求長期照護資源。本次演講介紹陽明團隊醫養照護整合,以人為本,運用資訊科技,深入社區,送愛到宅的努力與投入。

%25E8%25A8%25B1%25E5%25B0%259A%25E8%258F%25AF_edited_edited.jpg

許尚華

​國立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許尚華教授在人因工程學有專長,近年來於智慧醫療領域,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藉由智能科技(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擴增實境、智慧 醫材)的創新,開發個人化、安全、有效、精準、友善、貼心的醫療健康照護系統,使得病患及家屬獲得優質的健康醫療服務體驗。
具體成果包括:智慧型重症加護病房照護系統、門診服務系統設計、整合性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人本智慧健康醫療生態系


台灣人口老化,加上生活型態的改變使得慢性病年輕化,慢性病造成 社會重大的負擔,健康照護成為醫療照護系統重大的一環。健康照護首重於健 康行為的塑造,而健康行為必得從身、心、靈層面,透過激勵機制,加以社會 支援,來塑造,才能永續。本簡報以慢性腎臟病為應用,開發慢性腎臟病健康 照護系統,以防止慢性腎臟病惡化。報告著重於人本開發程序。

黃從仁.jpg

黃從仁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副教授

黃從仁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研究所、美國波士頓大學認知與神經系統研究所。他的研究專長為生物神經網路與類神經網路。目前他在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模型建構與資訊學實驗室」致力於使用資訊科技來進行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究,以及利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方法來改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系統。

Human-centered AI & Robotics

本次演講我將以科技部補助的國立臺灣大學「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與國立成功大學「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下兩個研究案為範例,介紹如何透過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方法來評估與改善對話型人工智慧系統(含機器人 ),藉以改善人-機互動的品質。

蔡敦仁.png

蔡敦仁

華碩電腦 ASUS Computer Inc. 資深研究員

日本千葉大學工業設計系博士,除了任職華碩電腦公司設計中心(專長人機互動),曾於102學年度與台大社會系吳嘉苓教授,合開「設計與社會」課程,政治大學管理學院開設與設計相關的EMBA課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數位福祉:AI 科技如何剝奪與保守人類幸福

人類邁入數位時代,接觸大量訊息導致網路成癮症與焦慮不安的情況頻頻出現,影響許多社會現象。為了解決數位社會的成癮問題,數位福祉(Digital Wellbeing) 最近幾年成為科技巨擘公司的關鍵字,希望減少科技產品的使用,進而增加人們彼此真實互動的機會。在突破與保守中間,科技賦能之下如何成為真正的數位福祉社會,為本次研究主題。

李祈均.jpeg

李祈均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副教授


建構深度模型感知情緒項度與個人特質

​講義下載

吉樂健康資訊科技-潘人豪執行長.jpg

潘人豪

吉樂健康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aCare遠距健康》
執行長暨創辦人

東海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潘人豪執行長專長於應用數據科學、雲端計算與社群計算技術於智慧醫療與生物資訊領域,為國內外醫院建立醫療資訊系統,進一步投入智慧數位照護,發展『WaCare遠距健康』APP,連結健康專家與親友的關懷網路,透過AI推論引擎、機器學習演算法與自然語言分析,串連政府開放資料、穿戴式裝置、個人醫療數據,實現個人行為塑模與健康風險預測。

實現健康風險大數據分析應用,AI與社群技術改變民眾健康行為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許多產業的運作型態,醫療健康產業是受其影響最鉅的領域之一。在高齡化的衝擊下,如何透過資訊科技、遠距技術與數據科學來解決醫療照護上的問題,並實現預防醫學健康促進降低社會成本,正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本次講座將分享如何透過社群網路遠距科技與數據技術,實現數位照護應用,並針對社區多元的健康狀況提供個人化在地健康促進服務,降低醫療資源城鄉落差。 

%25E6%259E%2597%25E6%2583%25A0%25E6%2596%2587_edited_edited.jpg

林惠文

東吳大學數學系 教授

Scientific report 期刊編輯

萬芳醫院實證醫學研究中心顧問

Research Interests Biostatistics, Machine learning, Epidemiology, deep learning, Clinical Research Methods

整合AI醫學大數據提升檢定力之統計方法與應用

在大數據資料收集中常常存在缺失變數與資料不完整問題,如何整合大數據資料現今已是一個重要議題,我們提出了一個整合大數據方法並且有效提升檢定效力,來解決醫學研究中變數缺失估計之問題。

郭景桓.jpg

郭景桓

后羿醫學科技 執行長

國立台灣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博士後

台北醫學大學 HIOT 產學醫研聯盟 執行長

AIOT-HRV 預防醫學生態圈

張人偉.jpeg

張人偉

⾏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研究員

張人偉目前服務於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主要負責產學研連結人才議題、綠能科技、人工智慧、5G與數位國家創新經濟領域相關研究,執行科技會報辦公室產業創新組相關業務推動及提供科技政務相關幕僚服務。包括跨域數位人才發展相關業務:DIGI+主軸五跨域數位人才培育推動、數位建設計畫、跨域數位人才課題研析與對策研擬等相關科技政策研擬、協調、與推動幕僚服務,過去有國家科技政策、無線網路、物聯網、與人機互動之豐富研究經驗,並曾執行過國家4G無線網路基地台研發計畫、智慧電子生醫計畫、與次世代電動車研發等重大計畫,與業界合作SBIR、SIIR、與數位內容計畫等國家補助專案,並曾擔任多家科技公司產品與技術研發顧問。

陳宏仁.png

陳宏仁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助理教授

內視鏡手術訓練之眼動軌跡模式研究

近年來外科手術領域開始探討應用眼動軌跡技術作為手術技巧評估與訓練工具的可能性,已成功地發現專家與初學者間執行內視鏡手術相關任務時眼動軌跡的差異,但若以此發展客觀且獨立的手術績效評估系統,就必須了解受訓者於接受內視鏡手術技巧訓練的過程中的眼動軌跡變化及其與手術績效之關聯性,本研究主要目的即為探討初學者接受內視鏡手術訓練過程的眼動軌跡模式變化,並以此建立訓練績效的預測模型。

講義下載

%E8%98%87%E6%98%8E%E7%A5%A5_edited.jpg

蘇明祥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助理教授

Ming-Hsiang Su received the PhD degree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hiayi, Taiwan. From 2013 to 2020, h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nan, Taiwan. Since 2020, he has been with the School of Big Data Management at Soochow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where he is currently an assistant professor.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poken dialog system, personality trait perception,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and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An Empathetic Spoken Dialogue system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pproach to empathetic dialogue response generation based on conditional adversarial learning. First, the BERT model is utilized to detect emotion of the user sentences as well as the system dialogue act. Based on user emotions, dialogue history and dialog act, the conditional adversarial learning method is employed to construct the generator for empathetic response generation. The conditional adversarial training is to train a sympathy discriminator which can distinguish whether the response is empathetic or not. Finally, the semantic slots in the generated template are fill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words for response generation.

講義下載

IMG_0363.JPG

沈時宇

CuboAi 共同創辦人與 CTO

AI 產品落地、如何深入家庭生活

講義下載

劉育成.jpg

劉育成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副教授

社會學博士。近年來關注人工智能科技與社會學研究相關議題,包括穿戴式裝置、自我追蹤技術、自動駕駛科技、聊天機器人等。研究專長包括俗民方法學、對話分析、社會系統理論、科技與社會等議題。其他興趣包括社會設計、社會創新與設計思考等。

Based on human, designed for human.

講者介紹與演講內容: 文字
bottom of page